《学习强国》:开元网页版徐春岳——三十六载守初心,一片丹心育新人

发布者:宣传部发布时间:2025-09-28浏览次数:10

《学习强国》 2025年9月26日 报道 本报讯 通讯员 欧阳洪萍

9月8日,离新学期正式开课还有两天时间。清晨,医学院徐春岳老师早早就来到外科护理理实一体化实训室,将教室清扫干净,整理好课桌椅及实训病床,调试好教学多媒体设施。下午,徐春岳又继续打扫并检查整理了偌大的仿真手术室。傍晚,看着整洁有序的教学环境,衣服被汗水湿透多遍的徐春岳终于松了一口气。这是徐春岳三十多年来养成的习惯——“只有充分做好开课前的准备,才能换来良好的教学效果。”

学医从教,一生不曾改变的初衷

1989年,徐春岳以优异成绩从浙江医科大学(即如今的浙江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当时,大学毕业生是稀缺人才,重点大学毕业生更是稀缺,而衢州在省内属经济欠发达地区,迫切需要有各行各业的建设人才加入。为了建设好自己的家乡,他放弃了到经济发达地区就业的机会,毅然决然地回到衢州,成为开元网页版(时为衢州卫生学校)的一名教师。“一个医科大学的优秀毕业生却到卫校做了一名医学教师……当时很多人替我感到惋惜,但我真切地感受到了医护人才培养对我们家乡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性。”

初登讲台,不知道该怎么上课。为了把课上好,每次课前他必定花上12个小时以上的备课时间,把上课的内容理了又理,记得滚瓜烂熟;没有多媒体设备,就反复在黑板上练习板书和绘图;没有实训条件,就自己动手制作实训器具(如缝合模型);没有实训动物,就到农村去购买并自行饲养实验用狗、兔等动物。“就这样,经过一年一年的学习、开拓和积累,自己也一步一步地成长为外科学、外科护理课程教学的老教师了。”

从教以来,徐春岳非常注重自我学习,不断提升专业能力。工作前20年,每年都要利用寒暑假及课余时间到市区各大教学医院下临床,参加外科临床一线工作,曾先后四次到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医学院等各大附属医院参加中长期的进修学习,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为教学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08年,经过四年坚持不懈的研究生课程学习和基础医学课题研究,41岁的他取得了浙江大学外科学硕士学位。当时有同事不解:“徐春岳您早就评上副教授、副主任医师了,何必这么刻苦?”他回答道:“医学每天都在进步,我要是不跟上,怎么教学生?”

教学革新,没有终点的逐梦之路

2010年,开元网页版和衢州学院两校分开办学,标志着衢职院走上了职业教育之路。徐春岳在大学里学的是临床医学专业而非护理专业,要努力转变为一位培养技术技能型高职护理人才的高职护理教师,就必须进一步加强学习尽快实现转型。于是,徐春岳潜心投入职业教育的理论学习与实践探索,不断推进课程教学改革,工作日每天在校工作时间达12小时以上,几乎每天晚上都可以看到他在医学实训楼加班的身影。

课程教学改革首先从实训教学开始。他对外科护理课程实训内容进行了梳理和整编,使之与理论教学融为一体。开创手术室护理技术系统训练方案,让学生在高仿真手术室模拟演练一台经典外科手术护理工作的全过程,强化学生的手术室护理技能;搜集整理真实外科临床护理案例,设计课堂情境模拟演练的脚本,训练并提升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为了创造更符合教学要求的实训场所,他亲手绘制设计了外科护理实训场地规划图,全程主导外科护理理实一体化教室和仿真手术室的开发建设。如今,经他主持建成的实训室,非常适合开展外科护理理实一体教学,大大促进了护生临床岗位胜任力的提高,得到教学医院带教老师和兄弟医护院校前来参观老师的一致肯定和好评。

以项目建设促进教学改革。主持全校第一批校企合作开发课程,2015年起主持省级课堂教学改革项目。通过教学改革项目的实施,取得了大量成果。发表教学论文近20篇,先后主编两部、主审一部外科护理教材,其中《外科护理技术》是学校最早的新形态教材。2024年起主持浙江省高职院校“十四五”重点教材建设项目,目前正在紧锣密鼓地主编《外科护理》教材。

线上课程建设硕果累累。2014年被认定为校级首批建设的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015年建成超星泛雅SPOC课程网络教学平台。从那时起,为了开发课程数字化教学资源,已过不惑之年的徐春岳又开始自学起拍摄和编辑教学视频。手术室护理技术的十多个教学视频是徐春岳带着学生们自行拍摄并完成后期制作的早期作品,这个过程很辛苦,为了尽可能让视频流畅完美,有些镜头反反复复拍了很多遍,后期制作过程也需反复剪辑修改,并配音加字幕。但当将自己制作的微课视频上传到自己主持的《外科护理》慕课平台时,意外获得了很多社会学习者的青睐。平台上曾有人留言:“跟着课程视频学会了为行动不便的老父亲更换造口袋,再也不用每次奔波几十公里去医院了。这个线上课真是帮了大忙。”劳动成果得到他人的好评就是一种最大的鼓励,自此以后,徐春岳更加孜孜不倦、精益求精,持续不断地更新优化线上教学资源。2019年立项浙江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成并运行浙江省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共享平台(简称“省平台”),2023年该课程被确立为“省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程”,至今“省平台”已运行至第14期。自2023年5月起建成并对外开放智慧职教MOOC教学平台,共运行了5期,累计选课学生已达2万多名。

党建标兵,以党建引领专业建设

2021年医学院第二党支部被确立为“省高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作为医学院第二党支部书记,徐春岳秉持支部建在专业上的理念,将党建工作与教书育人、教改科研、志愿服务和技能培训等专业建设发展目标紧密融合,引领、促进护理专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护理专业以党员教师为骨干,组建教学科研团队,在申报科研教改项目、发表论文、出版教材、主持教育部“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考证以及参加省高职院校护理技能大赛、省教师教学能力比赛等各项工作中充分发挥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取得了一系列骄人的成绩,为建设“医护康养”高水平专业群作出了重要贡献。

通过不断学习总结,徐春岳整理了大量党在百年奋斗历史各个时期卫生战线的感人故事,作为党课和课程思政的素材。在面向护理专业入学新生、入党积极分子、毕业生党员讲党课时,以“百年卫生红色精神”为主题开展党史教育;课堂内外以讲卫生战线红色故事的方式开展课程思政,以此引导学生红心向党,激励学生崇尚所学专业、继承光荣传统、树立理想信念、立志成为让人民满意、让党放心的医疗卫生事业接班人,实现党员教育与人才培养的同向共进,思政与专业同行同育,打造一体化阶梯式育人新模式。

徐春岳始终认真落实上级下达的发展党员计划,做好师生入党积极分子教育培养和发展党员的日常工作,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严把发展党员政治标准;将参与专业志愿服务活动和技能培训的业绩作为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的专业性考评指标。严格按照党员培养发展的程序要求,确保真正优秀的师生加入党组织。培养和吸收大批优秀的护理、助产专业学生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培养新时代高素质护理(含助产)专业人才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徐春岳非常注重党建骨干的培养,教导年轻党员传承支部的优良传统,在圆满完成“省高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建设目标后,又鼎力支持新的支部委员会成功申报“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

爱岗敬业,默默奉献在育人岗位

徐春岳曾在承担满额教学工作的同时,担任专业主任和支部书记等职20多年,这些职位上的工作是较为琐碎和繁重的,并且当时没有相应职级待遇,但他却一直坚持做了下来。

朴实低调是徐春岳一向的工作作风。在他的办公桌内整齐地存放着各类荣誉证书:省级、市级、校级……但他从来不愿主动提及,他认为自己的工作是很平凡的,作出的贡献也是平常的,获得的成绩和荣誉离不开领导和同事们的关怀和支持。

徐春岳的朴实体现在日常工作的细节中。每一次课后,他都会亲自与值日同学一起清扫和整理教室,尤其是手术室护理实训课后,打扫整理工作量特别大,徐春岳都会带领指导同学们把实训场所整理得有条不紊,经常在下课半个多小时后,他才最后一个离开,也常常因此而误了吃饭时间。

徐春岳总喜欢把一些看似微小的工作做到极致。如一件件外形不对称的手术衣,他总是要求学生在实训课结束后将其折叠得方方正正、码放得整整齐齐,为此他不得不一遍又一遍地教学生如何规范折叠。“应该把劳动教育融入到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现在孩子们的劳动意识、劳动技能大多比较薄弱,通过练习折叠手术衣可以唤起学生做工作的认真态度,培养将来从事护理工作时一丝不苟的良好习惯。”

徐春岳非常关注上课班级同学们的学习习惯,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他总是鼓励同学们积极主动提问;对学习不用心的同学,他常常与其个别交谈,耐心引导,促其进步。其实,徐春岳对学生的关爱不仅限于学生在校期间,还常常扩展到学生实习就业期间。当得知学生在学习、工作、生活上遇到困难时,他总会热心相助。

老骥伏枥,为学校发展不遗余力

夏去秋来,凉爽的秋风轻轻拂过实训楼外的香樟树,清澈的衢江水在静静流淌,江边成排的栾树枝头盛开着成簇的金橘色小花,在蓝天绿叶的映衬下格外灿烂,一阵风吹来,落花如雨,大地一片金黄……这是徐春岳最爱的秋季美景。

在医护教学岗位耕耘了三十六载的徐春岳也迎来了自己的收获季节,自己带过的学生遍布省市内外各级医疗卫生单位,她(他)们已大多成为医护行业的专家和骨干;自己带过的护理专业团队和党支部,有很多年轻教师已脱颖而出,担当起医学院发展的重任。

即将退休的徐春岳并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他常常思考,在退休之前还能为医学院的发展做些什么。他希望自己能在最后两年工作时间主编出版一部模块化重构的《外科护理》优质教材,完成多年来因工作事务繁忙而无法实现的愿望。就在刚过去的这个暑假,他继续保持着多年来养成的“放假不放松”的工作习惯,除了兢兢业业地进行教材的统稿编辑校对外,还担负着新校区外科护理实训室筹建任务及课程建设发展重任。“虽然可能退休前赶不上新校区搬迁,但能为新学校发展建设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我觉得很自豪。”

夕阳西下,实训室的灯又亮了起来。徐春岳正在指导学生练习胸腔引流护理,柔和的光线勾勒出他鬓边的白发。“教师和护士其实很像,”他忽然开口,“都是用生命影响生命的职业。”窗外,一群白鸽掠过天空,飞向更远的江湖。